新利新闻中心
未来互联网页可自寻网民新利luck官网
当前,互联网领域仍有三大问题困扰着全球专家:共享如何不限人数?服务如何主动面向个人?如何实现对网络的依法管理?
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日前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采访时,就上述问题提出了构想。依照他的构想新利luck官网,未来互联网将是对流结构与辐射结构并存;无线广播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;除了传统“网民搜寻网页”的被动模式外,将增添“网页自寻网民”的主动服务模式。
随着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,广播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。然而,在李幼平看来,未来广播技术将借助互联网“重出江湖”。
“现代互联网通信是一种点对点的双向对流结构,信息传播受带宽分配限制,人多就跑不动,而且是人主动触发网络后才有响应,政府对网络的管理也存在侵犯公民隐私的嫌疑。”李幼平表示,广播技术的辐射结构将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。
与对流的拓扑结构相比,辐射结构是“一点对无限点”。“一点意味着将内容资源集结为一体,国家自然获得依法管理内容的机会;无限点意味着不管多少人分享电磁波带来的数据,永远都不会产生带宽拥塞。”李幼平介绍说。
据我国学者统计,每天有200多万个新鲜的中文网页在互联网上出现,除去视频文件,这200多万个网页的总数据量小于100GB。
“将几百GB的网页推送给所有的网民,在广播技术上是可行的新利luck官网。一个山村的农民花几百元买个,就可以接收这一天产生的所有网页。”李幼平告诉记者。
网页与网民,这两大集合中一直缺少一个实现自动连接的桥梁。在李幼平看来,在新的互联网架构下,网页是可以自动找到对其感兴趣的网民的。
“毕昇把汉字当成最小文化单元,形成了可聚合与拆分汉字的活版印刷技术,互联网新结构将借鉴这种活版模式。”李幼平表示,在互联网时代,网页成为最小的文化单元,灵活聚合与拆分网页,可以形成网络时代的全新活版文化技术。
“话题是一种双重聚类,既把许多网页聚敛在自己的名下,也把许多网民聚敛在自己的名下。话题可以作为网页集合和网民集合的桥梁。通过这个桥梁,能自动完成网页自寻网民的精准下载。”李幼平表示,在新的互联网结构下,互联网可计算出网民的网上浏览习惯、感兴趣的话题,通过一个精准的过滤开关,自动下载对应的网页。
一个社区对应一个话题,而一个话题可形成一个代码、一个域名。“这样我们就能拥有一个用汉字内容构成的域名系统,打破美国对互联网域名的垄断,形成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域名系统。”李幼平表示。
“辐射结构将与对流结构并存,而不是前者取代后者。”李幼平进一步解释说,在互联网对流结构中,可以实现网民与网民、网民与网页之间的双向互动,这种结构仍将是未来互联网的主结构,利用无线广播技术形成的辐射结构将是必要的补充。
“实验室数据显示,广播复制技术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,有能力将每天产生的所有网页送到所有网民手中。当前急需的是用科学试验检验网页自寻网民在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。”李幼平介绍说,我国广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已在今年启动相关的技术实验工作。
“这对于未来互联网发展将是一个大变革,会改变网上信息传播的方式,需要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等多学科来协同创新。”李幼平说。